铜陵文明网:《铜陵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解读-威尼斯886699

  •   |  
    《铜陵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解读
  • 来源:铜陵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0-08-21    字体大小: 、 、 、
  •   202071,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了《铜陵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091日起施行。它是铜陵市制定的第一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是铜陵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有益实践,标志着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进入了法治化推进的新阶段,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条例共七章四十条,分别为总则、文明行为基本规范、鼓励和倡导的行为、促进措施、实施与监督、法律责任及附则,通过确立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机制、明确文明行为规范、细化促进措施、规范法规实施与监督举措,将涉及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纳入法治轨道。

      倾听民意、回应群众期盼

      近年来,铜陵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使得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对不守公德、不守秩序、不讲诚信、不懂礼仪、不讲卫生等不文明行为和陋习容忍度越来越低,铜陵市文明程度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为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助推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铜陵市制定了《铜陵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为推动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添劲助力”。

      凝聚共识、明确行为规范

      对于“不文明行为”没有上位法确定,社会公众也有不同认识。为此,起草小组在立法过程中,通过新闻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发出铜陵市“最不受欢迎的不文明行为”问卷调查表5000份,收集“群众身边不文明行为”500余条,经认真统计和分类研究,并结合铜陵市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最终确立公共秩序、公共环境、文明出行、社区文明、文明养犬、文明经营、网络文明等七大类40余种行为,作为本条例主要规范对象,即《条例》第二章“文明行为基本规范”。该章将实践中人们广泛认同、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和较为成熟的公共规则上升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发挥法治的规范和支撑保障作用。

      文明行为的塑造需要依靠“法”的约束,也需要依靠“礼”的正向引导。为此,《条例》不仅在第二章提出了明确的约束性行为,还单设一章具有引领性的鼓励与倡导行为,即《条例》第三章“鼓励与倡导的行为”,该章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认可的道德导向法定化,强化《条例》对文明行为的引导、教育,倡导美德善行、弘扬公序良俗,以利于形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

      着眼未来、明确促进机制

      不文明行为的出现,除了文明意识缺失导致的,还有包括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激励机制等跟不上而引发的问题。例如城区主次干道的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点因总量欠缺、设置不够科学、执法不到位等而导致一些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小区、车站、医院、商场、景点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够人性化,公园、广场、群众文体活动中心等场馆的有效供给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社会对文明行为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使人民群众享受文明建设成果还不充分、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条例》第四章从设施保障、表彰奖励、志愿服务嘉许回馈、开展文明创建、奖励优待、文明行为规范培训、文明宣传等与文明行为促进相关的方面明确、细化促进措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文明行为激励机制,细化文明创建机制,从而为铜陵市文明水平提升创造“软”环境和“硬”基础。

      汇聚力量、促进社会共治

      文明行为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既离不开个人文明习惯培养和道德素养提升,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动和社会各界参与。为此,《条例》第五章将铜陵市文明创建工作实践所取得的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从建立和完善相关文明行为促进检查督促制度、习惯养成、文明督导员制度、执法管理、自治管理、监督公开等方面对有关管理者、参与者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的权责作出规定,强化法规实施和监督,形成政府推进、公众参与、个人协作的多元合作共治的文明创建模式。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底色,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内存气质,展现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条例》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推进铜陵市城市文明建设,提高铜陵市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让文明的理念和文明的行为在铜陵市蔚然成风,让每一个人都能生活得更有质量、更幸福。  

    责任编辑:王婷婷
    "));
  •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威尼斯886699的版权所有
  •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国土局5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208012
  • 威尼斯886699 copyright © 2013-2017 http://tl.wenm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