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中小学生涉水活动逐渐增多,防溺水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为扎实做好夏季安全工作,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全市公安机关近期在多领域展开行动,以教促防、以查促防、以制促防,着力营造安全氛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生命安全。
“炎热的夏季,亲水活动非常有意思,同学们如果想到水边去嬉戏玩耍,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方更安全?又应该做好哪些保护措施呢?”前不久,市公安局铜官分局杨家山派出所所长刘睿锋来到辖区爱国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一场防溺水主题班会课。“警察叔叔告诉我,不能去危险的水域游泳,不要在没有爸爸妈妈陪同的情况下私自下水。如果遇到落水者,要先大声呼救,不要擅自下水救人。”市爱国小学学生蒋君兰说。
近期,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全力做好防溺水等涉及中小学生的各类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在暑期,督促学校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家长群等家校互通平台,进一步压实家长对学生的监管责任,提升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市爱国小学副校长张明告诉记者:“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优势,强化家校共建,合力预防学生溺水,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农村派出所还重点加强对农村学生、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等重点群体的宣传教育,积极会同学校、乡镇、村建立联系工作机制,确保宣传全覆盖、监管无盲区。
6月22日下午,在天井湖公园游船码头附近水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开展针对涉水警情救援的实战演练,以训促练、以练促战,提高民警辅警处置涉水警情和突发事故的能力,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根据出现溺水警情的设定,我们今天演练内容包括救援中浆板的使用、如何翻转救人、如何滑行操作、救生艇的正确操作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五大队民警雷平川说。据了解,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还完善了溺水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配齐了溺水施救装备,并在日常警务技能培训中,加强一线民警游泳、抢险、救生技能的教学,确保关键时刻民警能站得出、冲得上、救得下。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还不断强化风险研判,落实风险管控,加强隐患排查,对辖区和行业领域内的河流、水库等易发生溺水事件的重点区域和地点,摸清底数,集中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对排查出的警示标识老旧、数量不够、字迹脱落等问题,及时更新更换。依托“135”防控圈,公安特警等部门还结合夏季、雨季的工作特点,优化街面巡防部署,将巡防力量向容易发生内涝和溺水隐患的区域进行调整覆盖。各社区、乡镇也结合“平安楼栋长”机制,发挥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势,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社区基层组织、治安积极分子组成联防巡查队伍,壮大基层防溺水的巡防力量。
下一步,我市公安机关将进一步优化防溺水措施,切实做到溺水警情处置快、防范宣传覆盖广、涉水隐患排查实,拉好防溺水事故的“警戒线”。(铜陵日报 邓妍 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