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东省曲阜市鲁源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1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8月5日新华网)
又是一期“中国好人榜”发布和道德榜样交流活动。中央文明办连续14年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目前共有16228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生动讲述新时代身边好人故事,集中展示平凡英雄风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月一期的“中国好人榜”发布和现场交流活动,形成了传播好人精神的机制,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激发文明向上的力量。
持续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及“中国好人榜”发布和现场交流活动,旨在展现好人风采,传播好人精神,凝聚道德力量。本季度上榜好人中,或孝老爱亲、或敬业奉献、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助人为乐,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有着同样的闪光点:舍小我、顾大家,以初心坚守岗位,用担当奉献情怀;用平常心做不平常事,用小爱凝聚人间大爱;用善行义举书写爱的真谛,于平凡小事中彰显好人精神。
好人精神因平凡而伟大。海南94岁退休教师符国仲,举家捐款1000多万元、奉献家乡教育事业;重庆花甲老人何明全、段萍友,奋不顾身,在汹涌洪水中挽救生命;江苏“运河汉子”王大亮,子承父业义务守护京杭大运河13载、托举起17条鲜活生命;安徽“暖心书记”李俊,扎根基层因公殉职、自愿捐献器官……他们的义举,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关键时刻的坚定抉择,还是年复一年的久久为功,每一名好人都在用汗水、智慧乃至生命,诠释着“道德”二字的丰富内涵。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小人物”,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却在平凡中展现了对求真、向善、尚美道德境界的追求,孕育和造就出一个又一个伟大而高尚的人格,在他们身上让人们看到了鲜亮的道德底色,所传递的是,好人精神是凝聚平凡而伟大的力量。
在心与心交流中传播好人精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不是为了名利而选树,而在于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激发文明向上的力量。因而,现场交流活动的价值,就是通过上榜“中国好人”代表与观众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在心与心交流中放大“好人效应”。资助350多名西部孩子圆大学梦的刘春荣说:“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和笑脸,一切都值得。”好媳妇马爱真用柔弱双肩撑起两个家,她说:“一家人在一起,这日子就有希望。”拉面馆店主刘希辉撤店不“撤”诚信,他认为诚信经营比什么都重要……质朴而又真挚的话语,把原本抽象的好人精神,诠释得更具象,让人觉得“中国好人”可亲可敬,也可信可学。
社会需要真情,人间呼唤大爱。文明社会,向善向上;涵育文明,在于传递真善美。社会发展进步需要传播好人精神,需要好人精神作为风向标。社会对美的东西无比珍惜,就会产生见贤思齐,争相效仿的效应。通过好人发布和现场交流活动等载体,将好人的善行美德传递到更多人身上,使之发扬光大,带动影响更多人投身好人行列,文明才不会从每个人的身边擦肩而过,让好人精神发扬光大,带动社会文明蔚然成风。(久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