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一群人,一台戏。前不久,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姚伏镇的农贸市场,一部讲述闽宁协作的话剧在一辆大篷车移动舞台上上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送戏下乡等活动,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8月7日《人民日报》)
发展乡村文化是促进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正因此,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实践证明,要保证乡村文化建设的实效,就要做到既重视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又要建好文化建设的设施和载体;既要接地气,又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
发展乡村文化要重视挖掘培育乡土文化人才。近年来,为满足乡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有关部门每年都组织文化下乡活动。这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送文化”不能满足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有关部门要借送文化之机,挖掘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增强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实际上,我国乡土文化底蕴丰厚,在广大的乡村不乏文化文艺爱好者、从业者,比如一些乡村乐团、庄户剧团的从业者。各地要充分发挥这部分人的培育和引导,让他们成为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发展乡村文化要建好文化建设的设施和载体。乡村群众受居住环境、工作性质等因素限制,不能像城市居民那样,可以走进剧院、影院、图书馆、文化宫等场所接受文化熏陶。但是要满足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就必须结合乡村及乡村群众的实际,探索建设合适的文化建设设施或载体。在这方面,国家有关部门推动建设的“农家书屋”和“乡村文化广场”就非常实用而且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另外,有关部门在扶持推进乡村文艺剧团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推出“演出大篷车”“流动书屋”等文化载体,让乡村文化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的乡村群众。
发展乡村文化要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乡村文化建设有活力才有成效。因此,各地建设乡村文化既要坚持地域特色,也要注重开放交流、取长补短。比如,最近四川省组织的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来自不同地区的参赛团队通过杂技、歌舞、语言、器乐等表演,精美展示本地乡土文化、农耕文明、非遗文化,激发了乡村文化发展活力,值得学习借鉴。同时,各地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广泛运用云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手段,让更多的文化节目走上云端,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各地要深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声)